《建国后,发生了哪七次阶级分化与跃迁?第八次阶级分化与跃迁,又将以何种方式到来?》

→ 西部数码官网正品独享云虚拟主机火热促销中!买2年送一年,买3年送2年,买5年送5年! ←
→ 如有资源无法下载,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QQ:23467321处理!诚信让我们共赢!
→ 为更好的沟通和解决用户需求,建议新老用户都采用QQ邮箱来注册账号!
这是一份真正靠谱的网络兼职,想通过网络赚钱就找我们吧!

前言。

越是不事生产,阶层越高。越是紧靠生产,阶层越低。

建国后

发生了哪七次

阶级的分化与跃迁

在探讨跃迁这一话题之前,要说一下阶级分化。因为要先有阶级分化,才可能出现跃迁的现象。

否则大家都处于统一层次 又哪来的跃迁呢?

所以,建国后的七次阶级跃迁,本质上也是七次阶层的分化。

正因如此,我才会用“最后一次”来描述阶层在最终稳固之前的最后一次跃迁。

所以怎么判断阶级层次呢?

就看其距离不事生产权利的距离

越是不事生产,阶层越高。

越是紧靠生产,阶层越低。

01

第一次阶层分化和阶级跃迁

出现在 1977 年。那时,中国恢复高考,不管是农村里割草喂猪的农民,还是城市中修缮机器的工人,不管是有工作的普通人,还是无业的游民,都能够参加高考。

只要能通过考试进入全国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就能够进修毕业并获得干部身份。在包分配包工作的大环境下,进入全国的国企事业单位任职,瞬间从“底层”转变为“干部”,摆脱了原本底层的身份。

从一贫如洗、为吃喝发愁的状况,变成有固定工资和待遇的干部,实现了第一次的阶级跃升,成为具备抗风险能力的人,彻底脱离生产工作,拥有了不事生产的上层特权。

02

第二次阶级跃升

发生于 1980 年。当时的阶层虽然已经有了分化,但只有底层和干部的二元结构,底层和干部之间缺乏中间环节,进而导致阶层失调。

上面的政策下面难以理解,大量的资源处于停滞和浪费的状态。为此,干部阶层对底层进行了一次分化,让底层中能够读懂上层信息、能从上级政策中拆解出具体内容的人掌握了部分资源占有权,从而带动底层去转化海量的自然和人力资源,为社会注入活力,也为上层提供能量,解决了当时资源闲置和财政收入不足的问题。

这部分人就是乡镇企业主,是中国的第一批企业家。他们带动同乡的村民、同单位的工人成立了一批乡镇企业,调动了乡镇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生产出大量的农产品、轻工业产品,丰富了社会的可消费产品,也解决了上层的财政赤字问题。所以,中国第一批乡镇企业家成为了中国底层和上层之间的润滑阶层,成为了半生产半不生产的中间阶层。

03

第三次阶级分化和跃升开始

乡镇企业创造的丰厚利润吸引了部分上层的注意,上层中相对底层的部分开始介入,“价格双轨制”随之推行。社会的商品被划分成计划内和计划外,计划内的价格低廉,计划外的价格昂贵。

这部分处于底层和上层之间的人开始利用计划内的物品倒卖计划外的物品,从双轨制中获取了巨额财富。

而这部分上层中的底层、中层中的上层也分化出了新的阶层:白手套。一部分乡镇企业家也借助其中的帮买帮卖跃迁到了这个阶层,不再参与辛苦的生产买卖,触及到了上层不事生产的特权领域。

04

第四次的阶级分化和跃升

发生在 1990 年。随着白手套阶层的不断壮大,不事生产者越来越多,事生产者越来越少,众多乡镇企业纷纷倒闭。正常的经济发展变得难以维持,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压力增大。

为了给经济松绑,干部层对白手套进行了拆解,将除核心部分以外的白手套全部下放,让非核心产业的干部中的底层和白手套进入商业社会的竞争之中,减少了白手套对经济的直接吸血,使经济再次腾飞,同时也让白手套阶层出现了一次分化和跃迁。核心产业的白手套依旧能够依靠“双轨制”吸血而不事生产,非核心产业的白手套虽然仍有资源优势,但不得不重新参与到生产活动当中。

在 1975 到 1990 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人口从 9 亿增长到了 11 亿。底层和干部阶层的子孙辈都逐渐长大。但很显然,增加一个处于较高阶层的人需要十个处于底层的人来供养。干部阶层需要更多的资源供给,仅靠国内市场已经无法满足如此巨大的需求。

05

第五次的阶级分化和跃升

所以,第五次的阶级分化和跃升在 2001 年出现。中国加入了 WTO,迈向了经济全球化,借此占据更多的自然资源,囊括更多从事生产的人力资源。

由于发展方向是对外,所以可以适当放宽对底层的限制。于是,在干部阶层的推动下,白手套和底层再次进行阶层分化,出现了中小企业主这样的阶层。由他们向全球市场发起攻势,外贸时代到来。底层中的部分人也借此摆脱了生产,通过雇佣他人生产和转移国外生产的方式,摇身一变成为小老板,完成了第五次阶级跃升。

在 2001 至 2006 年的五年间,小老板阶层展现出了强大的生产力,从全球市场收获了大量的财富。底层也依靠低成本优势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完成了历史上第二次底层财富积累,拥有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而如此巨大的财富必然引起了中上阶层的关注,一场以底层财富为目标,上层指导中层执行的阶级分化与阶级跃升拉开帷幕。

06

第六次阶级分化和跃升开始

第六次阶级分化和跃升始于 2006 年,楼市崛起,全国的房价迅速上涨。在恐惧的驱动下,大量的底层把之前辛苦积攒的财富,从中层手中换来了一间房子。财富的转移促使阶层再次细化。

参与了一次置换的底层成为更贫困的底层,需要更深入地参与生产,以偿还购房所欠下的债务,劳动时间和强度进一步加大,一人需承担两人的工作量。参与了多次置换的底层幸运地拥有了接近中下层小老板的资格,可以通过创业、雇佣他人生产的方式,转变为半生产的小企业主。主导了置换的白手套则彻底成为了不事生产的“包租公”“包租婆”,拥有了不事生产的特权,成为上层中缺乏抗风险能力的底层阶层。

在 2006 至 2011 年的五年间,底层的财富完成了分化,第六次阶级分化与跃升结束。时间来到 2011 年,1990 年出生的人也已成年,人口从 12 亿增长到 14 亿,但人口老龄化逐渐开始,劳动人口不但没有随着人口增长而增加,反而出现了下滑趋势,低成本优势减弱,金字塔结构又开始出现松动,从事生产的人口再度不足,无法支撑不事生产阶层的生活。

07

第七次阶级层化和跃升开始

所以,第七次阶级层化和跃升开始。当初在第六次阶层分化中没有选择用积累的财富去置换房屋,还保留有财富的下层成为了被收割的对象。互联网+金融时代来临,房价和楼市榨取了前三十年底层积累的财富,互联网+金融又给下层套上了前后六十年的枷锁。

互联网的大数据预测与金融的借贷透支相结合,创造了“债务概念”。再加上消费主义、女权主义、自由主义的共同作用,让下层不仅失去了积蓄的所有权,还背负上了少则数月、多则数十年的债务枷锁,成为了另一群如同底层一般的事生产者。不事生产者又拥有了一大批“金融债仆”。

如今,2011 至 2022 的十年过去了,人口增长到 14 亿,但老龄化状况比 2011 年更为严重,结婚率与出生率大幅下滑。在事生产者大量减少,不事生产者再度繁衍的当下,阶层将会如何变化呢?底层和下层已经无利可图,是找出一部分人成为生产者,还是让一部分不事生产的人去参与生产呢?这就是第八次,也是最后一次阶层分化和跃迁的核心问题。那么,您知道他们在担忧什么了吗?

08

上面已经讲完了 7 次阶级层化和跃升。接下来咱们聊一聊在这 7 次跃升中成功实现阶级跃升的人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希望您能从中悟出关键,指引自己投身到第八次的阶级分化与跃迁当中。

第一次:1977 年高考跃升密码:

个人素质方面,应试教育重点考量两点。其一为自律能力,要能咬牙坚持、不停歇地完成学习,拓展自身认知(并非技能);其二是复盘能力,能够从已有的信息中提炼并总结出自己的认知。

第二次:1980 年乡镇企业跃升密码:

个人能力上,要能够从上层的政策和文件里,解读出真正有用的信息,从而为上层服务,做好一名执行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跟着政策、跟着组织就有好处。所以需要具备拆解和延迟满足的能力,能够从现有信息中,拆解出有用内容,并将有用信息完成逻辑整合,进而指导实践。成功之后,能够完成收益的积累,让收入转化为资本,而非用于消费。

第三次:1984 年价格双轨制跃升密码:

关键在于资源与贵人。要能有贵人给您门路或者带您入门,打破信息壁垒,同时您还得有资源交投名状并参与其中。

第四次:下海经商跃升密码:是前三次的总和,需要具备个人素质,能够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提升认知;需要拥有个人能力,能够把认知作用于实践并控制好自己的欲望;需要有资源和贵人,能够帮您打破信息壁垒,同时让您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够转身成为那个贵人,让有能力和有素质的人,帮您去生产,您去充当那个不事生产者。

第五次:WTO 跃升密码:个人素质和能力方面,增加了外语的门槛。

第六次:房价楼市跃升密码:个人素质上,认知需要转化为实践,并且要具有延迟满足的能力。

第七次:互联网跃升密码:在于资源加贵人。有人帮你打破信息壁垒,并且你有资源把从信息壁垒中看到的机会落地,从而让别人成为你的债仆,你可以不事生产。

第八次:全国统一大市场跃升密码:是前三次的总和。

转载请说明出处内容投诉
红帽SEO工作室 » 《建国后,发生了哪七次阶级分化与跃迁?第八次阶级分化与跃迁,又将以何种方式到来?》
在线客服 购买特价主机

服务热线

139-3511-2134

关注红帽网络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